初三

一首词的启示

作者:钱缙雯 时间:2017-04-25 浏览: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

李煜的这首词唯“孤独”而作。越孤独就越以单调之情展示给世人,而我从中却也读出了一丝独具一格的美丽。一丝清凉,一声长叹,一人独行,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有人说:“孤独是可怜与痛苦的。”我却有另一番见解,它应有另一层更为深远的意义,而不仅是可怜的象征、痛苦的标志。在孤独中可以体验静谧的快乐,可以陶冶自身的情操。揭开孤独这层面纱,追求更深层的孤独之美,那时你便会沉醉在这奇景之中。孤独也并不痛苦。“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不也颇有一番情趣吗?

世界上最险的峭壁往往耸立在最荒凉的莽原,最清澈的溪流往往掌握在最以孤独的人手中。一个人高朋满座并不代表他不孤独,一个人孑然一身也并不代表他就孤独。真正的孤独就像被黄沙掩埋的金子,历久弥新;虚伪造作的孤独就如掩埋金子的黄沙,风一吹即漫天飞舞,给人一种虚幻而又真实的假象,使人们对孤独的追求逐渐冷淡,只有真正理解孤独的人才可以拨开迷沙,追求更深沉的孤独之美。

孤独是对酒当歌,是一剑天残,是单枪遁去,是孤影徘徊。孤独是一种心境,沉静而蕴涵哲理。

享受孤独,理解孤独的人寥寥无几,因为它富有深奥的哲理,它恰似一口幽井,折射出人的潜能,同时也是一个释放心灵的过程。晏殊在绝望孤独之时吟咏:“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殊不知这却使他名垂千古;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孤独,是看不见光明,独自面对死神,但是在痛苦中,他却用颤抖的手指拼凑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贝多芬的孤独,是跳跃于指尖上的痛苦,无声的世界在黑白琴键上撞出了生命的悲壮乐章。

孤独是情感的宣泄,是舞蹈的灵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的孤独化成一串泪水,漂泊着无法施展的抱负;岳阳楼上一声“微斯人,吾谁与归”的仰天长叹,勾勒出的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句;而晏珠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也透析了孤独,并使人陶醉于其中。

的确,孤独的灵魂像银白的礼花散开在空中,唯美到了极点,它掩饰了智慧却展示了一颗纯洁无私的心。它使智者敞开心扉,冷静思考,却使愚者少言寡语,以致一生颓废。其实孤独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可怕,仔细端详,你就会发现那独特的气质与美丽。

李后生的“无言独上西楼”让我从另一面领略了孤独独具的魅力:远离尘嚣,远离红灯酒绿。它洗涤了人们的心灵,给人们带来了宁静和淡泊。

孤独并痛苦与悲伤,它美在气质,绝世而独立,宁静而幽远。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