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

情与思,人类“存在”的象征

作者:韩逸茜 时间:2017-12-10 浏览:

自古以来,人类的自我认识便是一段艰难险旅。继俄狄蒲斯解开了斯芬尼克之谜后,存在之谜不知困扰着多少人献身于这凄壮的祭坛。最初,古希腊人说:“认识你自己。”但那时人们对自我存在的认知来更多的自于众神与信仰的旨意;至中世纪,上帝在人们心中烙下了痕迹;文艺复兴后,西方哲人终于脱胎于神的肯定,致使笛卡尔说出:“我思,故我在。”

千百年的光阴似流水线上的名巴胺刺激着人类的神经,促成了一出又一出的思想进化论,而现代社会,这个精神世界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的思维中掺进了更多的科技元素。人类自我存在的认知又受到了科技的挑战,计算机是否会成为第二个上帝?又将带来什么样的信仰呢?

苹果公司CEO库克说过,他的忧虑是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同情心与价值观。或许有人会表示反对,他们认为人不被赋予情思也许更好。在他们看来,“人是一棵会思考的芦苇”,芦苇状直,心空,本固,而人类呢,或许会被丑恶的思想扭曲了人格,才有了“保姆纵火案”、“拉斯维加斯枪机事件”。有更甚者还说人不如机械一样单纯的好。

我以为,上面之流的说法太过片面无力。“世上唯太阳与人性不可直视。”真的吗?也许如同计算机世界一样的社会会更加规则整齐,但哪怕是令人烦恼的道德悖论与道德绑架也为这单纯的白色带来烟花的绚烂。我们或许会为借不借钱,捐不捐款而苦脑,但它同样会是一抹色彩,会是“存在”的证明。

我们不否定64岁设计师史蒂芬·帕多克的枪击行径是丑恶的,而更应看到的是美国人民开车甚至飞到拉斯维加斯去排长达8小时的队伍去献血。我们同样不能忘记曾经在国殇之后仅香港一座城市便捐出了220亿港币的巨款,它们都是人情温暖的写照。

试想一下没有情思的计算机世界,救灾现场无人寒暄静寂得如同身处死海海底,多么可怕。即使社会中有基督山伯爵这般血腥的黑暗,但亦有安列·卡列尼挪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至烈,各种人性的交汇、摩擦、碰撞会在社会的纸上留下火花的痕迹,特朗普总统说过:“再漆黑的天空也会有一缕光明刺破。”

无论我们身处何方,即使是在漆黑之中,也应尽力注视那一点光明,尽力去把握,并助之发扬;若身处光明,用自己的情感与人性思考,在这张纸上留下自己存在的印记。切莫被程序格式化,似流沙付诸东流。

情与思,是人类“存在”的象征。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