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
“人间”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与“天上”相对的符号,它的每一个角落充斥着苦难、悲哀、欲望——可往往,神话传说中的“神仙”最为思慕凡间,食了人间烟火,动了“不该动”的心,终再不复为神。
“人间”之所以迷人,或许便是因为它的“喜怒哀惧爱憎欲”吧。我一向相信人类的伟大——这是一个从原始时期走来,足迹遍布了整个地球,接着用自己的双手与头脑规划出克里特岛的每一条街道,搬运上金字塔的每一方巨石,堆砌上万里长城的每一块砖块的种族,这些曾创造出无数辉煌文明的灵魂接着发现了电,再用逻辑把电制成的元件拼接起来,编写出指令,给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了另一种形式的生命——计算机,以至人工智能。
众所周知,对人工智能的评判标准是“图灵测试”,而至今无人创造出能严格通过这一测试的人工智能。这意味着,人工智能想要真正模拟人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那么人类,创造出计算机的人类,构筑成熙熙攘攘人间的人类,究竟有什么是难以模拟的呢?
苹果公司总裁库克认为,我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我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
我们再回到之前的问题——人体的大脑皮质和神经元不是严格编写的程序,人可以不遵从逻辑和指令,他们可以跟随着自己的神经冲动行事。这是缺点,亦是最大的优点。
人情、人性、人心——这便是人间百态的来源。
可是正如同库克所担忧的——若人类“计算机”化呢?若人的脑海里运作着一台自动利益最大化的机器,若人评判价值的标准仅仅为是否利于自己,若人在行事之时不会考量后果而只顾当下——那人间何存?充满爱与美的灵魂是否会凋敝,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是否会重新主宰一切,拥有善意与同理心、好奇与创造力,能够通过“情”与“理”斟酌是非黑白的世界,是否会被严苛精密的钢铁森林所取代?人类所留下的辉煌和骄傲的足迹,是否会因为“无用”而被抹消殆尽?
我不知道,但我相信这样的情景不会发生。也许世间已有这样的人出现,但我愿更多的人不会如此。
我愿为“人”,并以我为“人”而骄傲。因为一台人工智能不会坐在这里写下这段文字,因为我懂得如何去爱,去思考,去创造,懂得道德与价值观,懂得实用之上的情怀。
我很喜欢复旦大学的精神“自由而无用的灵魂”——知“自由”而懂“无用”,这是计算机无法企及的——也是人应有的。
愿人间,皆为“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