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

消失

作者:韩逸茜 时间:2017-12-09 浏览:

如今的魔都,正值共享时代。大街上穿梭横行的共享单车,新研发的共享汽车,刚开业的共享餐厅……一切皆为共享时代的产物。人们不断地与他人分享着各类资源……原本以为全世界都处于共享时代的“穹顶之下”,但我错了——有一个地方不一样。

我是在回家路上看到的。

雨后,在回家的路上,看见左手边的道路旁围了一圈栅栏,栅栏旁竖着一块石碑,石碑上写道:“骑楼老街,修建于清顺治年间……”哦,是一个景点,我心里想着,边推开栅门,走进老街。

雨后的老街,空气格外清新。坐上一旁的三轮车,观赏着含着南洋气韵的街。“师傅,麻烦您开得慢一点。”轻轻撩开帘子,透过车窗,只见朦胧雾气间,隐约透着砌在屋檐上的瓦片,斑斑驳驳却依旧坚持着固执的黑色,与之相衬的,是一块块白砖砌成的一面面墙。色彩的碰撞调和之中,蕴含着几分泼墨山水的写意。

三轮车的轮子滚过潮湿的青石板街,我抬起头,望着灰蓝色的天,不禁回想起平日在上海所见之景:外滩的街头,原本海派文化的产物——黄包车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辆辆崭新的摩拜单车。地铁站的出口处,原本笑眼盈盈的三轮车夫已改行换业了。街头更多的是共享单车的身影,人们正共同享用着这共享时代的新型资源。它们也成为魔都的又一道风景。这摩登的先进感与眼前质朴无华的老街及颇具韵味的三轮车真是相去甚远。

下了三轮车,兀自地走着,发现这老街上最多的,还是那檐上挂着旗帜的茶馆。兴许这与海南人地作息习惯有关,海南人喜欢喝茶,尤其是老人们。

年迈的老头老太常坐在茶馆里的八仙凳上,面前则通常摆着一套白瓷茶具。他们总是盼望拉扯着身边的人聊些什么:曾经的青葱岁月,友人间的家长里短,亦或是有出息的儿女们,这永不过时的谈资中裹挟着几分怀念,几分期待,几分感伤,随着袅袅婷婷的青烟缓缓升腾,又渐渐地散开。静谧不了多久,一些逗趣的话题又惹得大家不约而同地开怀大笑起来。

这再平常不过的茶馆在当时当下是成了与友人谈心之佳所。如今的上海,随着城市步调的加快,共享资源无疑为人们生活提供了便利。接二连三的共享餐厅的开业,为人们的用餐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让人们更好地分享了社会上的资源。但与此同时,霓虹灯下悠闲尔雅的茶馆已被拆得七零八落,无处谋生。人们在追逐共享时代的摩登感的同时,却忘却了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一个能放松身心,悠闲地吃一顿饭的地方,而不是一味地追赶共享时代的潮流,骑“摩拜”再晒朋友圈,去某网红的“共享餐厅”吃一顿饭……人们在享用共享资源之际,忘记的却是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共享与交流。

怀着一腔惬意满足走出茶馆,踏上呢喃的夜色沐浴着的街,茶香依旧浸透在凉凉的空气中,最终也淡淡地逝去。哎,我只能希望,在共享资源发展之际,一个地区原有地特色与文化,人们原有的心态与生活情调,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交流,不会被共享时代所吞噬,不会自己消失。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