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

人性何在

作者:韩逸茜 时间:2017-11-28 浏览:

狄更斯在《双城记》之始如此写下:“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在生活愈发便利、物质愈发丰富的今天,人类却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了最宝贵的东西——人性。

苹果公司总裁库克认为,人工智能使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并不令人担心,真正使人忧虑的,是人类如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和同情心,罔顾后果。

库克抓住了一个奇妙的矛盾点,在机器不断人性化的同时,人类却在不断机械化,这实在荒谬。

发明、改造机器的目的在于代替人类的机械化劳动与“思考”,毕竟在这方面机器较人类做得更好。可机器终究是“冷冰冰”的。小说里常会出现一些厉害角色高谈“无情者无弱点”,现今社会精英也不乏为了利益“无所不用其极”,焉知当人们失去人性这区别于世间万物的最本质之物后,人类又何以为“人”,与机器何异?

库克的话是预言,更是警语。我们需要呼唤人性的回归,以正确的方式对待“机性”。

“人是一根思考的芦苇”,而这思考,指的不是公式化程序化的计算,而是对价值的判断与人生意义的选择。在耶鲁法学院学生中做过的一项实验里,当这些未来的精英人士被给予100美元再自由选择分给另一陌生人时,极少数者选择平分,而相当大的一部分选择独吞。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他们多得对资金流动增值有益,但如此利益最大化的思考,太过自私,使人对如此价值观不敢苟同。人类的价值思考应是更宽广的,是如诸子百家中儒家“克己复礼”,墨子“兼爱”“非攻”又或是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提出的超人思想,从不拘泥于浅层的机械功利理念。

而同情心,或许更是人性中最为美好的部分吧。老人摔倒扶不扶确是一个老问题,若以“机性”待之,可怜的老人发生意外,只能在人群包围中孤立无援。没有人不会衰老,而冷漠麻木的社会,是令人心惊的。与之形成对比的,则是那些可敬可爱法官们人情味的判决,忘带钱时小摊阿姨暖心的赠予。“同情”这一人类最初始的情感便“润物细无声”般自然联系起社会中一个一个独立的个体,成为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人工智能类人自是好处多多,但人类可万万不能反过来模仿机器。有血有肉的人类永远不能舍弃从古至今传承而下的价值思考传统,与人之初的同情美好,保有人性本真。否则,就算物质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家园只会是一片荒芜、变相的,“人类之死”。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