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地生气
作者:韩逸茜
时间:2017-09-30
浏览: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人之为人,贵在能思考;而面对社会上一些不公平、不道德的现象,我们首先要思考其发生的原因,理性地生气,为解决问题发挥自己的力量。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人的“生气”通过微博、百度贴吧等媒介,传播越来越快,并时时能引发群众的共鸣。如“广东小悦悦事件”、“李刚之子事件”等引发了群众的公愤,以及对社会道德、“上流社会”的人的品质的反思,这些理性的生气和思考有助于集体的道德反思和社会进步。
网络是把双刃剑,某些人的不理性生气也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甚至酿成了严重的后果。如某店主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诬陷一位女孩偷东西,并将之发到网上,立即引来了网友的“生气”,他们如狼似虎的人肉搜索和恐吓、骚扰最终导致了女孩的自杀。最后真相大白,网友们又立即人肉店主,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这场悲剧中的过失和错误。
社会需要正义,但需要的是理性的正义,而不是随波逐流的舆论造势,学会理性的“生气”,理性的思考,发挥自己正义的力量。
俗话说“三思而后行”,做一件事时应充分地考虑可能引发的后果,而不是借着正义的外衣疯狂地攻击他人。唐太宗身为一国之君,尚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三思而后行,不随便“生气”,这才有了著名的“贞观之治”,我们这些普通人不是更不应该冲动地不计后果地去做事吗?身处信息化时代,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将网络的正面力量最大化,而不是不经思考、人云亦云的愤怒;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而不是各种骂战和“人肉”。
我们中学生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也要注重理性的生气,当发生冲突时尽量做到化干戈为玉帛,用合情合理合法的手段去解决矛盾纠纷。冲动是魔鬼,切不可大打出手,甚至做出一些伤害他人的事,造成自己终身的悔恨。
让我们学会理性地生气,三思而后行,发挥自己的正能量,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