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修行
龙应台曾写道: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的确,每个人都会孤独,我们在孤独中沉浮、漂泊、迷失,我们亦在孤独中发现、成长、前进,这是一场宿命,这亦是一次修行。
我伸手摸不到孤独,孤独却拂过我的面庞;我睁眼看不到孤独,孤独却藏在我的眼眸。它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它是“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它亦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它是一种无形的存在,一点一滴地浸透心灵。无论是在喧闹的人群中亦或是无人的荒野里,你只能一人面对,无人陪伴。
周国平曾在书中写道:我们在黑夜中并肩前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是的,这一场朝圣,这一场修行只能独自前行,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自由个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想,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灵魂,这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不同的修行路,在低低的离别声中,人们一波一波地进来又一波一波地离去,没有人能够陪伴你走到尽头。
我们独自上路,尽管那条路很远。
探险家余纯顺,生于繁华的都市—上海,十里洋场,红灯绿酒,但他抛下了优渥的生活条件,抛下了这一处热闹,决然地踏上了孤独的探险之旅,在茫茫天地间,独自一人去丈量大地,去感受自然的魅力,这无疑是孤独的,但他明白这是他的修行、他的朝圣,他倒下了,倒在神秘的罗布泊里,嘴角含笑。然而我们知道,他并没有真正的倒下,还在继续前行,孤独地前行。我以为,余纯顺的一生与孤独为伴,一步一步地去追逐自己的价值,他在孤独中洗净了灵魂,亦在孤独中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从余纯顺的行走中,我们可以看到孤独并不意味着阴暗与落寞,它更像一个安静的处所,能让人沉静下来,去思考内心的渴望,从而沉淀自我。因此,我们无需恐惧更无需躲避,孤独一直存在,无法消失,我们能做的是接受孤独,与孤独为伴。
帕斯卡尔有言:当心是一滴水的时候,它就作为一滴水而活着,一旦它滴入大海,它便成了海。此言充分展现了心灵力量之无穷,而我们则要充分发挥自我的力量,去转换情绪,让孤独保持在一个平衡点上,无论在什么时候,内心升起一股凉意,我都能平静坦然地面对,不抗拒不焦躁,轻缓呼吸,放空自己,去感受内在的力量。
冬夜的街很冷,很黑,犬吠声自远处幽幽传来,听起来像低声呜咽,在解释一种说不清的孤独,但我终于不再恐惧,微笑着向前走去,因为我知道这是我的修行,在孤独中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