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

浅谈抗日神剧

作者:作文吧(毛雄兵) 时间:2017-06-29 浏览:

近几年来,一些电视台相继播出了新一代“抗日剧”。其中不乏有一些夸张、雷人的情节。像“手撕鬼子”“石头扔飞机”“以一敌百”等许多离奇荒诞的画面数不胜数。这让无数中国人不禁感叹:我们看的究竟是中国的抗日剧,还是美国的科幻片?

诚然,这样的抗日剧显得十分离谱,丝毫没有历史感和理性可言。因此网友们戏称其为“抗日神剧”,这样的神剧,把抗战的人演得太神,把抗战的历史演的太神,以至于人不像人,历史不像历史。

西方有位哲人曾说,一个民族不尊重历史,历史也将不尊重它。站在民族的立场上来讲,抗日战争作为民族的记忆,它唤起的应当是那段先辈们用生命拼结的历史,而不是一个个荒诞的戏谑;它赢来的应当是后人对它的瞻仰和崇敬,而不是一阵阵轻蔑的笑声。抗日神剧,让历史的厚重感荡然无存,让民族的那段记忆渐渐淡薄,最终留下的将只是让后人笑话的笑话。中国近代百年,尽是屈辱欺凌;抗日八年,饱受战火硝烟,好不容易几千万的国民用鲜血换来了民族的新生,可如今,国家的苦难竟被用来制造国民的笑点,当作商家攫取利益的手段,岂不悲哉!崔永元曾花两亿专门采访抗战的老兵,追寻逝去的抗日记忆。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史诗,我们有责任记录下它,给后人一个完整记忆。可见,抗日神剧缺少的正是一种对历史的责任感和对民族的担当。其次,抗日神剧亦忽视了可贵的民族精神。当日本人的大炮和飞机在中国肆虐的时候,中国人却只能用小米加步枪予以反击。装备上如此巨大的差异,若是没有可贵的民族精神,什么还能够支撑下去?而那些“手撕鬼子”等荒诞的情节,竟将胜利看得如此理所应当,将过程演得如此神乎其神,将民族精神泯灭的如此彻彻底底。一个国家的精髓,还谈什么延续,一个民族的宝贵,还谈什么传承?

一位抗战老兵说,把敌人想得太弱智,就是对自己弱智。站在理性的立场上来讲,抗日神剧显然是不符合常理的。电视剧不是教科书,但也不应该超越理性,况且这还是一段历史现实。当一段历史以非理性的面目呈现出来的时候,得到的只是艺术上的审美,实际上,却是忽略历史事实的悲哀,这种审美只是暂时的,而悲哀却是延续的,审美越强,则悲哀越大,延续越长,甚至足以毁灭一段历史的理性原貌。而抗日神剧上演的正是一种非理性的悲哀,当人撕开鬼子的那一刻,当石头炸毁了飞机的那一刻,当一个人赤手空拳杀死了几百个鬼子的那一刻,理性早已荡然无存。

因此,抗日神剧无论是缺乏历史感也好,还是非理性化也罢,总的来说就是只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诚然,这不仅仅只是某一部电视剧、某一领域所出现的问题。时代大发展,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几乎是全世界的现状。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各个领域竞争激烈,相比那些吸人眼球,深受喜爱的古装、穿越、谍战等剧种,带有残酷战争、厚重历史的抗日剧往往更难以创造市场。是生存还是毁灭?生存之后便有了神剧。从这个角度上看,抗日神剧的出现也无可厚非。

可是,只从经济效益上看,未免太过偏颇。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于整个民族历史与未来来说,神剧的出现更多的还是一种悲哀。文学一旦成为市场的奴隶,便会为追求利益而不择手段,到那时,文学将不再是文学;历史一旦沦为金钱的附庸,便会为创造财富而想方设法,到那时,历史也将不再是历史。一个民族一旦丧失了文学和历史,民族也将不再是民族。

黑格尔说过,事物存在,即有道理。从神剧的产生到发展,虽然饱受骂名,收视率却一再飙升。人们在讽刺神剧的时候,往往忽略了本质的问题:神剧为何能来?又为何能存在下去?对神剧的批评一波又一波,可其中更多的还是无聊时的调侃,调侃完了再去看,继续沉溺在暴力审美和非理性的乐趣之中。倘若国人真正站在民族大义上,怀着对历史的担当和对理性的尊重去批评神剧,恐怕它早已销声匿迹了吧。

所以说,与其讲神剧缺乏历史感和理性化,还不如说是当代的国人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理性起码的认知。这才是神剧泛滥化的真正原因。社会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欧美百年前是这样,中国现在亦是这样。

因此,在这一阶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今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深入人心,形成了文明的社会,培养了文明的国人,这些抗日神剧才会真正退出荧幕,而真正理性、富有历史维度的抗日剧才会真正来临。

下一篇:论抗日神剧 上一篇:露珠的选择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