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果实
“这是我生命的果实。”
“请吧,把你们选中的吃掉,剩下的属于我自己的,那是我的最好的果实。即使我没有更多的东西可让你们回忆,我也要提供更多的东西让你们忘却。”
他说孤独源于爱,无爱的人不会孤独。
他说孤独是人的宿命,它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世界上一个旋生旋灭的偶然存在,从无中来,又要回到无中去,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够改变我们的这个命运。
他的语言平铺直叙,没有过多的修饰,没有矫揉造作的文字游戏,但却总能直指人心,甚至达到震颤心灵的效果。
我想知道他是怎么看待“死亡”的。
于是他说:“死是最令人同情的,因为物伤其类:自己也会死。”他又言:“死又是最不令人同情的,因为殊途同归:自己也得死。”
死,从他的口中说出,仿佛是最寻常不过的事。很多人都已死了,又有很多人即将去死。石头记林黛玉为爱自戕,文革老舍含冤自沉太平湖,语文书、历史书上的各位烈士云云,他们多是死得崇高,去得有意义。可像我,一个1999年出生的高中生,如果对别人说起自己成天在想“死的意义”,怕是会被人取笑。我知道我做不到像个烈士一般死得风轻云淡,真正死到临头了,我大概会怕得瑟瑟发抖,大喊“上天饶命”等等,可周国平用极为平实的语言告诉我,死亡的意义不在于此,而在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觉醒,告诉自己,“我不该就这么永远消失。”
向死而生。立足于死亡而珍惜生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独一无二的价值,这就是死亡的价值,也是思考死亡的意义所在。
写到这儿,我突然记起小高考动员时一位高三学长的戏言:“(小高考成绩出来后)对于那些得4A的人来说,活着,必然有它存在的价值,对于那些一个A都没得的人来说,我们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这当然只是戏言,我在此举此例也并非有何他意,只是觉得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圈子很小,生活很简单,所以有时候一场考试就显得“黑云压城城欲摧”,一点失利就杯弓蛇影,引起整个班级的恐慌。其实跳脱开来,考试就是一张纸,一支笔,几个小时的事,相较于漫漫人生,相较于“死亡”的意义,又何足挂齿?
这个世界比教科书上的世界大很多,它将你引入从未深入了解过的领域。它像一座小小的丘陵,算不得多高远,却足以令你窥见自己生命长河的轨迹。
我想自己大概已经过了那个敢想敢疯、上天入地的年纪,不会再故作深沉地眺望天空,不会再一个人写下那些酸酸的关于青春关于爱的稚嫩见解。我已经决定把自己的敏感与细腻小心翼翼地贴身藏起,在同学与老师面前做一个热情,开朗,不拘小节的人,在该笑的时候笑,在该起哄的时候起哄。只是现在,某个片段,某个时刻,当我看到他的文字,我会想起当时自己纠结于情感的细腻心思,会记起自己在某场考试后也曾万念俱灰,体味过类似的绝望,会怀念当时的恣意与放肆,会突然自己一个人留下沉默的眼泪……
我想与它一起成长。在它的字里行间,我窥见了自己曾经鲜活过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