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

留下那份童真

作者:孟杨 时间:2017-02-11 浏览:

前几日在家中整理书架,偶尔翻到一本《郑渊洁童话》,扉页上还有几记明显的糖渍,我不禁轻轻一笑,想起当年自己趴在床头,捧着本《舒克贝塔历险记》,旁边还摆着各式各样的零食,边吃边读,有滋有味。那真的是我童年里最美好的记忆啊!本想重读一下,再次享受一下它的“美味”,却发现自己早已经读不进去了。舒克在那奇妙的旅程中的兴奋、激动,在现在的我的眼里却是幼稚,无聊的。我不相信自己会变成这样,又努力着去回味那些奇幻的情节,却愈发觉得无味。

我并不想承认今天的自己已经变化了许多,是成熟了吗?我不得而知。因为这种成熟总是用童年的奇思妙想,成摞的童话书换来的。成熟本就意味着走向担当、责任和理性,可它也让我们变得复杂而难以捉摸。我想到了《小王子》中的一段话:大人总是喜欢把一切事物数字化。比如,你对大人们讲起你的新朋友时,他们从来不问:“他说话声音怎么样?他喜欢玩哪种游戏?他收不收集蝴蝶标本?”他们反而问:“他多大年纪?有多少兄弟?他父亲挣多少钱?”他们认为只有从这些数字中才能了解一位新朋友。人们总是会在成长的过程中丢掉童真,有意无意地拾起圆滑,冷漠和麻木,然后把这称作成熟。

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孩子,每个人的成熟来自儿时的幼稚,难得的是在走向成熟时仍保留一份美好的幻想,一份简简单单的快乐。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芬兰一个12岁的小男孩为动物园捐了一棵树。初衷是他看到动物园里的熊不快乐。小男孩觉得那是因为,它没有一颗可以攀爬的树,没有叽叽喳喳的小鸟来为它演奏乐曲,没有可以躲避阳光的树荫,没有可以倚着睡觉的树根。为此,小男孩用了一个暑假在森林里采集浆果,并在祖母的协助下做成果汁,卖给了当地的人们。得到了200欧元后,他选择了一棵苹果树捐给了动物园。他只是简单的希望小熊也可以像他一样有一件喜爱的玩具。这真是个童话里长大的孩子。在他的世界里,不需要安徒生童话,因为他的生活本身就是一本再纯真不过的童话书。同时,他也是一个成熟的孩子,因为他懂得体会别人的感受,善于发现别人的不快乐,并用自己的力量去努力改变。他的成熟是带着童真的。

冬日的阳光洒满了挪威的森林,清晨的氧气总是那样让人放松,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与枝头鸟儿的叽喳相映成趣。他们的生活中没有奥赛班,兴趣班……简单的生活,自由的成长,随着年龄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成熟将会是一种瓜熟蒂落的自然过程,就像森林里的浆果,在沐浴了足够的阳光后,吸收了充足的养分后,在某一天,随着清风自由掉落。

下一篇:邂逅三年后的自己 上一篇:梦里行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