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在唱歌
在校园呆了这么久,每天都是和同一帮人一起学习、吃饭、睡觉,日复一日,日子过得很平淡。
最近寝室里来了位“音乐家”——蝈蝈先生,不论什么时间,它都在唱着歌,好似要缓解我们的疲惫。
这位“音乐家”非常勤奋,每天都是早起晚落,就连月亮西沉之后,它还在那儿练习唱歌。在夜深人静时,那声音就别提有多洪亮了,好几次,我都被它的歌声惊醒。我坚信,白天即使我们不在,它也一定唱个不停。
新奇感随着日子一天天淡了,这位“著名歌手”似乎根本就没有一丝疲倦,每天专心致志地在那演唱。
我们终于沉不住气,开始寻找声音的来源,可一点进展都没有,只好到处乱“闹”一通,歌声戛然而止。但不久,又传来了。经过我们反复尝试,发现每当我们“闹”水桶那一块时,声音便消失了。于是,我们便想捉弄一番,过一会儿就去敲水桶,打扰它唱歌。但次数一多,“音乐家”也就习惯了,我们敲桶子时也照样唱歌,一点也不误事。
有一次,邓哲走到阳台上,把桶子们翻了个底朝天,却连一丝影子都没找到。这位音乐家见我们连这样也发现不了它,唱得更起劲了,嘹亮地唱着自己的曲。噢,忘了,这不能称为曲子,这完全就是噪音,使人耳聋欲绝的噪音,我们实在是不想听了。
终于,我们叫来了生活老师,让她来给我们想个办法,如何才能把这位“音乐家”请出去。可生活老师也没给我们支什么招就走了,我们只好又静静地“享受”这美妙的“音乐”来。等周末返回寝室时,发现那歌声消失了,别提有多高兴。但在那个晚上,那缥缈的歌声似乎又在耳边响起,断断续续,若有似无。
我们的日子恢复了平静。因为它消失了,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大概是给自己放了个假,或是到“国外”进修去了吧,反正好久不闻它的歌声了。
终有一天,伴着皎洁如水的月色,它的歌声又响了起来。仔细听,那歌声似乎也变了,带点儿“外国口音”,也不知是从哪儿学来的。
我静静地聆听着,好像看到月亮正从古木幽林的深处缓缓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水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原本寂静的丛林里,传来鸟啼虫鸣,清风拂来,树叶飒飒,竹影潇潇……
等我第二天醒来,回想那歌声,真是天籁之音,让人不由得心生感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它生活在阴暗狭小的缝隙中,遥望着灯火,躲在黑暗里,受到人们的苛责,甚至是驱逐,但仍坚持不懈,走在它寂寞的音乐之路上。与现代舞台中纷繁复杂的小提琴和钢琴相比,它仅仅是用最原始而朴素的方式,不停地振动双翅,用自己的身体、自己的生命歌唱。
这平凡的歌声,似乎在告诉我们:美好的东西总是在寂寞里慢慢成长,只有时间才能证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