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根——“忠”
历史铭记了很多人,他们以身报国,他们坚守一生,他们的壮举将“忠”字演绎地淋漓尽致,他们的行为让时代文化光耀千秋。
历史让我们看到了走在汨罗江边的屈子,我们听到了他对渔夫无奈的诉说着“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的离忧,尽心尽力,一片忠心天地可鉴。他是那个时代“忠”的伟人而那个混浊、狭小的天地里容不下他,容不下这样的伟人。他无奈地回望一眼自己热爱的土地——楚国,便投身汨罗江中。汨罗江吞噬了他弱小的身躯,但却湮没不了他的忠心,于是屈原被铭记在了历史上。
寻寻觅觅,我们寻到了一个指挥家,。他有着满腔热血,他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他想收复失地,哪怕会马革裹尸,可朝廷中的懦弱之人不肯给他这样的机会。他忠君爱国,愿为“忠”字付出生命,他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他就是南宋的文天祥,一个有爱国热枕去被无情的统治者遗弃了的忠臣。
屈原、文天祥的忠心是用生命来证明。这种大无畏的精神,这种以死明志的决心,成为流传千古的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一部分。在这种以身殉国的“忠”面前,还有一种“忠”叫坚守。
他奉旨出使却被卷入一场风波,面对威逼利诱,它表明自己坚定的立场,也正是他的忠心令单于对他锲而不舍。他被置于艰苦的环境却奇迹般的活了下来。我想,是他的忠心,是他不没的信念支撑着他,给他同恶劣环境作斗争的力量。他就是苏武,是为了“忠”坚守了十九年的汉代使臣。比起以死示忠的大义凛然之士,苏武十九年的坚守似乎更加不容易。他的这种对“忠”的坚守,他神话般的一生,融入中国的文化长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从古代屈原、文天祥的以死明志,苏武对“忠”的坚守到近代林则徐抵御鸦片入侵,黄继光、邱少云的大无畏再到现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人们,无一不用行动传承着“忠文化”。可见“忠”已渗入中华民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由古至今不断发展,代代传承,如今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而“忠文化”更是贯穿全程,处处彰显,成为中华文化中绚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