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

无私与敬畏是一种进步

作者:谢文锴 时间:2016-10-24 浏览:

近日,香港大黄鸭事件将大陆游客推向了风口浪尖。前不久,又有一张照片疯传网络。照片的内容是在埃及金字塔内的浮雕上赫然刻着“丁锦昊到此一游”。对此,网友纷纷集体吐槽,大呼“丢人丢到国外去了”。最终,当事人被愤怒的网友揪出,原来是一名南京市的中学生。作为监护人的孩子父母,也遭受到了严重的舆论攻击。诚然,看到孩子做出这种事却不在旁边制止确实是他们的失职。我们也能从中一窥国人的精神面貌了。

文物被刻,展品遭毁,大陆游客成了人们心中的惊弓之鸟。他们也许是怀着一种侥幸心理,又或是对这种现象见怪不怪。我们在骂他们“丢人”“没有民族自尊心”“素质差”时,又是否真的深入思考过是什么导致了今天如此令人尴尬的局面?

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一个面子问题,更折射出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对待文化的基本态度和思想境界。在面对陈列在我们面前、展示着人类智慧精华的文物展品时,我们的心中是否有一种“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反应?还是想和这些平时“可望不可即”的文物来一个“亲密接触”,在它们身上留下我们强加给的痕迹?是自觉爱护展品,让他人也能一睹它们的风采,还是像当年英法联军,将文物展品残忍地切割成块,占为己有,满足自己的财欲?亵渎、贩卖了历史等于无情的背叛。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扪心自问:文化在我们的心中究竟又占了多少份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赏德又到了哪里?偷窃文物的人知道卖文物可以赚很多钱,但他们却不知道这是为什么。越是对文化做过深入了解的人,越是珍视文化。这就是文物窃贼和历史学家的差别。还有一些损害展品的人,他们没有把美好的东西与他人共享的意识。

我们应当承认,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人有智慧,能控制住自己,所以人有无私的美德、有对文化的尊重。这一切又要通过教化来实现。18、19世纪的西方也曾遇到过今天中国的情况。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现象在今天的西方游客身上少之又少。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文明旅游”、丰富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标本两方面提高国人的思想素质。我们可以看到情况在改善。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是离不开有教养的国民的。人类也正是因为文化的叠加和美德的觉醒而变得更有厚度。

我们可以相信,未来国人的思想境界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