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

追寻那遥远的美丽作文

作者:学霸 时间:2016-10-22 浏览:

【篇一:追寻那遥远的美丽】

快二十年了,总有一个强烈的向往,到青海去一趟,这不只是因为小学课本上就学到的柴达木、青海湖的神秘,也不只是因为近年来西北开发的热闹。另有一个埋藏于心底的秘密,是因为一首歌,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还有它的作者,像一个幽灵似的王洛宾。

今年夏末,才有缘去朝圣。汽车翻过日月山口的一霎间,我像一条终于跳过龙门的鲤鱼,像那个千磨万难之后到达西天的唐僧。日月山口是当年藏王亲迎文成公主的地方。山下是一马平川,绿草如茵,起起伏伏地一直漫到天边,我不由想起了“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古老民歌。远处有一汪明亮的水,那就是青海湖,是配来映照这蓝天白云的镜子。我们的汽车像撒欢的马驹,追着天边的云朵。路边闪过一条金色的彩带,那是一片片正在开花的油菜。微风掠过草面,送来一阵远古的苍茫。那首歌就诞生在这里,青海湖边这片被称为金银滩的草原。

这里的草如毯如毡,将大地包裹得严严实实,除了水就是浓浓的绿。而这绿底子上又不时钻出一束束金色的柴胡和白茸茸的香茅草,远望金银相错,如繁星在空。牛羊漫过天边,帐篷旁闪过姑娘的彩裙,牧人悠然扬鞭,带着他的歌声翻过山梁……当年26岁的王洛宾云游到这里,只因那个17岁的卓玛姑娘用鞭子轻轻地抽了他一下,含羞拍马而去,他就痴望着天边那一团火苗似的红裙,脑际闪过一个美丽的旋律——在那遥远的地方。

天才之作总是合天时地利之灵气,妙手偶得。如王羲之的《兰亭记》,如罗丹的《思想者》。据说《蓝色多瑙河》是约翰·斯特劳斯在餐桌上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还差一点被妻子洗掉。卓玛确有其人,是一个牧主的女儿。当时王洛宾在草原上采风,无意间捕捉到她的倩影,这倩影绕心三日,挥之不去,终于幻化为一首美丽的歌,就永远定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卓玛一辈子也没想到她那轻轻的一鞭会抽出一首世界名曲。

我突然想到这自然世界和人的内心世界在审美上是多么相通。你看遥远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长距离为人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如悠悠的远山,如沉沉的夜空;朦胧的东西是美的,因为它舍去了事物粗糙的外形而抽象出一个美的轮廓,如月光下的凤尾竹,如灯影中的美人;短暂的东西是美的,因为它只截取最美的一瞬,如鲜花的盛开,如故人的邂逅;逝去的东西是美的,因为它留给我们“永不能再”的惆怅,也就有了永远的回味,如童年的欢乐,如初恋的心跳,如破灭的理想。陈毅论国画艺术有诗云:“大师撮其神,一纸皆留住。”王洛宾真不愧为音乐大师,对于天地间和人心深处的美丽,做到“提笔撮其神,一曲皆留住”。他偶至一个遥远的地方轻轻哼出一首歌,一下子就幻化出一个叫我们无法逃脱的光环,美似穹庐,笼盖古今,直到永远。

【篇二:追寻遥远的美丽作文】

五月,正是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时节。我们全家有机会到宜兴游览。

早就听说宜兴风光绮丽,山水秀美,尤其是那高山翠竹,更是自不待言。人在车上,我的心早已飞向了那茂密的山林。

在我的印象中,山林多以审美感受为主。美在哪里?美在遍野的绿,绿树、绿草、绿竹、绿涧……不知不觉中,车子来到了西子山。

隆隆隆。咦,什么声音?我打开车窗,循声望去。这一望,令我吃惊不小。西子山下,一片繁忙景象,车辆来来往往,正在运载开采的石子。为了加快经济建设,人们不惜牺牲山林资源,大力开采山石。我们路过的这座成长了上百年的山林,被乱砍滥伐,已经不像样了。

同行的老张告诉我们,小时侯,他和小伙伴们经常来到山上采野果,打野兔,夏天在山里倾听蝉儿鸣叫,寻找小溪的源头,冒险地去偷蜂蜜,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馈赠。老张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写满了快乐。可是人们的过度开发使山上满是裸露的山石,山壁则寸草不生,造成了水土的严重流失。说到这里,大家都感到很痛心。

王阿姨则给我们讲述了她到黄山的所见所闻:黄山,每天被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包围着,而这些人都仅仅是为了“到此一游”,放眼望去,都是黑压压的人群,商业化的旅游已使黄山不堪重负。

商业发展了,原来的那种原生的、纯朴的人文内涵却没有了,那种与大山大水和谐相处的情景不见了。自然是美的,它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四季消长,日升月落,都以蕴涵的美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即使是一花一草也给了我们人生的启迪。何况是这充满生机的座座山林?大而言之,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我们得细细地呵护。

保护我们赖于生存的土地,我们的生命将会变得充盈起来。千万不要到了后悔之时,再去追寻那遥远的美丽。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