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做出的选择
生命中总要面对形形色色的选择,就像西方哲学家说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人的选择也只有一次。
人在少年处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时便面对两种选择:是刻苦读书,还是玩乐于世。这两种选择背后是两条不同的路。你可以说这个选择受到你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不具有说服力。但最后做出选择的人还是你自己。同在中国封建衰微,国家落后的时代。毛泽东与周恩来却在少年时期选择了同一条路,不仅影响到他们未来,也影响到了中国未来。
八月盛夏,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毛主席的故居--韶山,拜谒伟人的过去。初临此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层次简明的庄稼地,草叶青青,风移影动,而其旁的两块互通的荷塘也荷叶亭亭,荷花飘散,晨梦般飘逸,铺出一行行绿诗,绿歌,四处洋溢着正气与豪气。伟人的出身并不贫穷,他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地主,家有良田20多亩。在相对富裕的经济条件下,少年毛泽东带着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锐气走向了艰苦的求学路。他曾为求学半工半读进了北大图书馆。没有学习条件也要创造学习条件。他选择了一条古来圣贤皆寂寞的漫漫學路。也就是这样的选择才有了后来“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毛泽东,选择了读书,文化强化了他“到中流击水”的意志。
与较富有的毛泽东不同,周恩来少年家道中落,出身可以用草根来形容。他是中华广阔大地上的一芥,但他少年就立下了鸿鹄之志,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个小小少年在破旧的房间里,做出了他的选择,一生奉献于中华,读书,再读书,不为己,而为国!
不同的家境不同的经历,却让敏锐二有毅力的两位伟人从少年就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做出自己的选择。
选择从一开始就存在,不同的丝带有不同的选择。而人一旦做出了选择就势必会放弃其他未知的路,有的人是因为自我的不足而放弃的,有的人是因为外物而放弃的……
苏格拉底曾做过一个实验,把他的弟子带到一片广袤的麦田中。让他们一直走下去,每个人有一次机会来选择自己认为最大的麦穗,机会只有一次。而他的学生,有的因自己的犹豫不决而丧失了机会,有的因麦田的宽广,被迷花了眼而失败。大多是人都没有做出选择。选择是有自己做出的,过分的犹豫不但会让你失去选择的机会,更会让你失去成功的机会。有了目标就要坚持,做出了选择就要努力去实现,每个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抓住选择,把握机会。
成也选择,败也选择。黑格尔说:“时代的艰苦使人对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中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大大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被牺牲在里面。”
精英们选择了学习这条路,去被外界的钱权利等琐物迷了心眼,放弃了自己的选择,重新堕于社会的“柴米油盐”中。不能坚持,向自己的欲望妥协的人,都将最终失去他们最初的选择,最初的理想。
一生中,我们可以做出许许多多的选项,但人生有限,世上没有后悔药可买。要珍惜选择的权利。每个时代的社会上都有着一种以僵化和保守为处世良方的庸人,而与他们的过于平淡相比,我们应该做出更高层次的选择,选择更大,未来才更大。坚信自己的道路才有成功。我们应怀着一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态度,去为中国屹立于世界强者之林而奋起,为中华再次崛起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