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我说、他说
人们都说,春晚是老百姓的文艺年夜饭。对于“大厨”冯导导演的这文艺大餐的评价,人们观点不一,众说纷纭。不过众口难调,从观众的评价来看,似乎并没有什么称赞,不仅收视率创造了新低,网络吐槽更是犀利讽刺,甚至有人直言“对春晚的吐槽,远远有趣过春晚本身”。本应是一个庄重的欢庆仪式,却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渐变成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面对这一切,观众们不禁向冯导发问:“您真的做到了春晚改革吗?”
你说,“真诚,温暖,振奋,好玩”应当是导演春晚的八字方针;你也说过,“歌要好听,小品看得特别乐”就是你选择节目的标准和初衷;你还说过,今年的春晚要翻篇了,新人多了,主持风格也会改变……你的一句句话仿佛有神奇的推动力,让我对今年的春晚充满了新的期待。然而春晚结束后,令人惊讶的是,魔术穿帮,演员假唱,相声抄袭,央视黑幕的传闻层出不穷,有的甚至已经被歌手证实。面对这一切,网友们七嘴八舌,各持己见,有人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一场优秀春晚,还真的只能是‘中国梦’啊,所谓的真诚呢?”
他说,歌曲多,小品少,笑点少,好像一场音乐会,舞虽美但设计不大气,主持人的搞笑牵强附会;他说,节目缺乏对大众生活的真实写照,虽有《群发的我不回》、《扰民》等节目反应社会现象,但是缺乏人与人的宽容,不够温暖;他说,毒舌的人物形象不应当出现在春晚上,有损贬某一人群的嫌疑……一条条评价虽然有些苛刻,有些犀利,但却不乏让人思考的价值。面对这一切,我不禁想问问自己:“应当如何正确的看待春晚呢?”
要我说,今年的春晚虽然有瑕疵,但瑕不掩瑜是事实,苏菲玛索的深情献唱,大张伟的热情演绎,郎朗的优雅演奏,Yif的神奇魔术,小彩旗的独特表演……每一道节目都饱含着导演的辛劳和演员的努力。的确,相比庾澄庆,女性观众更喜欢年轻帅气的李敏镐,但是《情非得已》是庾澄庆本人的经典;的确,黄渤的一身衣服被网友嘲笑像农民工,但是他是一步一步依靠自己努力获得观众喜爱的实力派;的确,Yif的魔术穿帮,但是作为春晚新人,紧张失误在所难免。作为看客,我们有评论的权力,但是应该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宽容与体谅应当是评价的主流。节目有好有坏,但表演背后的付出是没有差距的,演员们付出那么多:他们没能与家人团聚,也没能吃上热乎乎的年夜饭,这为了取悦大众,我们何来挖苦讽刺?春晚的一句台词说的好:人倒了可以扶起来,人心要是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
对于春晚,虽然有激进的网民曾怒言:“春晚再这么办下去应当被取消!与其浪费钱财办演出还不如将钱用到民生方面。”但我不敢苟同,是在我看来,存在即合理,春晚举办有三十多年,它存在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一场晚会,一个供认欣赏的舞台,它更是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传承,它是中华人民三十几年来的生活的浓缩,是老一辈人们过年的寄托。他的本质不在于娱乐,而是人心的碰撞与交流。可悲的是,中国人的晚会并不被部分国人接受,很多大陆人往往选择在春节去度假,享受生活,正因为不曾分别,所以丝毫没有体会思乡的痛苦,不会在意春节团圆的重要性。然而多数以观看春晚以解相思之苦的往往是海外的华侨,这点是我们难以体会和理解的。春晚的意义在于陪伴,喜不喜欢不能被强求。所以,也许我们在除夕当晚不选择看春晚,但为了国家的利益,我们不应当呼吁取消春晚,做到这点,才是真正的将爱国落实到细小的行动上来。
时代在变迁,春晚经历发展到顶峰再逐渐落寞是必然的过程,也许以后会有更多庆祝春节的艺术形式,也许有人赞美,有人贬毁,但是春晚不会消失。我相信,时间终将沉淀出最简单却纯粹的春晚。
春晚是文化的发展者,不同的时代背景赋予了它不同的内涵,但是,无论时光怎样流逝,春晚永远是不可替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