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北京的符号之记忆和怀念

作者:佚名 时间:2016-10-19 浏览: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加速了,涌入人们眼中的,是如“鸟巢”般高科技含量的北京新标,而那些融入了一代又一代北京人情感并扎根于北京人心中的以往的北京符号却在转瞬间荡然无存了。无论是老人、中年人还是我们这代年轻人心中都在默默的暗自神伤,承载着我们无限童年记忆的四合院已经成了宽广的马路,仅存的被标注和翻新了的四合院也已成为四面八方游客的旅游景点,早已不带有任何北京的泥土气息。

我们的记忆就这样在心底渐渐的模糊,只有在闭上眼睛追忆的时候,图片才能清晰的拼凑起来。记得,在姥姥家的大杂院宣布拆迁后,我一直没有勇气回去看看,这个我从出生到中考结束一直生活的地方,我却没有勇气看她最后一眼,直到她变成了废墟,不见曾经的点滴,我才摸索着记忆的路线,站到了她身边,心里一阵酸楚,泪水已经夺眶。这里曾经有我最完美的家庭,姥姥、姥爷、姥姨和爸爸、妈妈,一直生活于此,虽然我们自己的小家在楼房里,但我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度过;这里有我从小到大的伙伴,我们一起在大杂院里玩耍,一起在这远近几里错综的胡同里穿梭,我们一起骑车上学、下学——这里有太多我的记忆,我多么想抱住她,不让她离开。我的朋友们,在这个时候纷纷拿着相机,试图留下曾经的记忆,不让她消去,即使是同学的聚会,我们也将地点安排在这熟悉的地带集合,一起缅怀——

老北京胡同的喧嚣声、吆喝声,老北京人夏日在院子里乘凉时的调侃声,孩子们在大街小巷追跑吵闹的嬉戏声——曾经的声音早已被汽车嘈杂的发动机声所掩盖;人们渐渐的变的陌生,挤进拥挤的楼群,关上门,用不着去问候对面的邻居;孩子们在大人的带领下竞相参加着各种各样的学习般,哪里还知道躺在屋顶看星星是一种怎样的幸福——

也许还能唤起北京人美好记忆的,还有那些已经商业化的北京小吃,虽然味道不再浓郁,却依然倍受北京人和外来游客的青睐。因为此时此刻,我们也只有通过味觉的刺激,才能找到一点曾经的痕迹,只有通过味觉的刺激,才能感受老北京的特色。

北京的大学同样是北京的符号,一直以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总是作为一个旅行的景点向人们展示北京的文化沉淀。然而,虽然我们的大学比起国外的许多大学要年轻太多,但我们的却有着飞速的变化。高耸的教学楼透着完美的设计和尖端的科技,却无法被一眼识别出她所属的院校。一位外国友人在参观北京大学的时候,看到原来的老式红墙教学区不禁感叹,我喜欢这个北大!

社会在前进,科技在发展,但人们的心中在重视创新元素的同时,更加珍视属于自己的往事记忆,这是人的精神财富,也是整个社会的精神财富。那些已经植根于我们心中的北京符号,才是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对家乡的记忆,如果有一天,她们都已不复存在,那么无论我们身处何方,又有什么区别?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