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得一方自己的“池塘”
作者:邓春蓉
时间:2016-10-15
浏览:
生活的舞台上,人各拥其位。或许有的人以心为形役而碌碌无为,或许有的人甘于现状而自修囹圄,也或许有的人只是因为习惯现在的高度,而忘记了梦想最初的模样。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住在远离大路的深水池塘里的青蛙,友好的劝住在大路上小水坑中的青蛙,要它搬到池塘住,因为在池塘里生活得更好、更安全,可是那只住在水坑的青蛙却舍不得习惯了的地方,不想搬来搬去,结果,被车子压死了。仅仅因为习惯了的地方,而放弃了那方真正属于自己的池塘,放弃自己该有的安全,更舒适的生活,多么舍本逐末的做法啊!
人亦如此,惟有寻得一方自己的“池塘”,才是真正的习惯;惟有寻得一方自己的“池塘”,你才会发现生活原有的模样;惟有寻得一方自己的“池塘”,风华正茂的我们才能高歌引吭。
南宋末年,有人弃剑执笔,有人投笔从戎,辛弃疾就是后者,噙一枝毫端蕴秀,衔一口满角余香,难却尘埃落榻上。他看不惯南宋朝庭的懦弱无能,义无反顾地踏上新的征程。他看到的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雷弦惊”。惊呼的是“可怜白发生!”若他也习惯了南宋朝廷的懦弱,又怎能发现真正属于自己的“池塘”,而他正是因为寻得了这方“池塘”,才能将他那颗赤子之心彪炳青史,熠熠生辉。
同样,鲁迅毫不犹豫地弃医从文,才寻得那方属于他的“池塘”。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求学时,有一个镜头让他刻骨难忘:一个替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被日本人抓住杀头。围观的人群中有许多是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被杀,他们脸上全是一副麻木的神情,教室里还有人狂呼“万岁”,为帝国主义暴力和血腥喝彩。那一刻,他懂得精湛的医术并不能医治现状,只有用文字才能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他找到那方属于自己的池塘,更找到一方属于民族的“池塘”。
放弃陋习,寻得一方自己的“池塘”,方才知晓什么是真正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