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蝉
每当炎炎夏日来临,我们就多了个新邻居——蝉。
对于蝉,古往今来,人们就有许多种说法: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在白居易的笔下,蝉是化不去的乡愁。“寒蝉凄切,对长亭晚。”在柳永的笔下,蝉成了伤感的化身。“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在王籍的笔下,蝉成了寂静的象征。在我看来,蝉是视音乐如生命的歌唱家,不分早晚,不知疲倦地鼓翼而歌;尽情地向人们展示着生命的存在,诉说着生命的快乐。
一则寓言是这样说的:“在寒冷的冬天,蚂蚁储存好食物准备过冬,蝉去向蚂蚁乞求食物,蚂蚁就问蝉,你夏天去干什么了?蝉说,夏天唱歌了,蚂蚁听后就对蝉说,既然你夏天去唱歌了,那么你冬天就去跳舞吧!”有人说蝉是乞丐,但我并不这样认为。
当然,一开始我对蝉的印象也不是特别的好,但蝉一种性格改变了我的看法,那就是用生命唱歌,可以不顾一切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很多人都觉得蝉的“歌声”令人厌烦的,讨厌的,所以对它的“歌声”产生了不满。但这并没有打消它对音乐的追求。它也很热爱生命,从幼虫到成熟的个体,经历了从地下到地上的过程,感受了从黑暗到光明的体验,因此它懂得如何去珍惜生命,如何来发挥生命的最大价值,所以它要用生命去歌唱。蝉的腹部安置了一种类似“响板”的装置,来增加音调和响度,从这儿也能看出蝉为了唱歌所作出的牺牲。“响板”对于瘦小的蝉来说是很巨大的,以至于它身上的其它器官就无处安放,只能紧紧地被压缩在身体的某个小角落里。
蝉不仅为唱歌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他还每天坚持不懈的“训练”。一般从早上八点左右就开始一天的练习,曼妙的乐音不断地在树间萦绕回旋,宛如正在上演一场大型的交响乐会,时而高亢激越,时而低沉婉转。到了晚上八点左右才休息。就这样一日复一日的,一天长达十二个小时的“训练”。它被人们称为天底下最勤奋的“音乐家”。
蝉唱歌一大特点,就是投入。蝉在树上唱歌时,我们在树下说话、拍手、甚至敲石块,它都不会有任何的分神,就是唱歌。有人把它称为“叫喊的聋子”,我却觉得这是一种投入的表现。
有人说蝉唱歌,是为了吸引异性或解闷,我却觉得蝉是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