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2013江苏省高考作文

作者:猴子 时间:2016-10-13 浏览:

【篇一:非宁静无以致远】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全国掀起一阵莫言热。而莫言本人在开完一场新闻发布会后便消失在大众的视线,安静创作新作品。

在我看来,莫言便是那只在人迹罕至的山洞中的美丽蝴蝶。人们借诺奖发现了这只蝴蝶,而蝴蝶选择的是退居山洞深处,正如莫言选择远离公众。因为那样的安静环境才适合这些美丽的精灵,适合莫言。

非宁静无以致远,伟人正是懂得寻找宁静才能够成功,而成功也必青睐内心安宁之人。

林徽因曾说:“真正的宁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修篱种菊,尽管如流往事,每天依然涛声依旧。”因而真正的宁静是内心的平和,这与“大隐隐于市”是一样的道理。只要内心宁静便能于车马喧嚣的繁华都市有一个宁静之所。

前段时间,于丹北大被呛一事闹得沸沸扬扬。文化超女于丹在端了多年的心灵鸡汤后终于被人轰下台。这似乎很意外,可是却又在情理之中。当年的于丹用心灵鸡汤抚慰了无数人疲困的心,可是近年来她不断商业化,只加汤不加料的心灵鸡汤让人们越来越难以接受。正是于丹在成为美丽的蝴蝶被人发现时,不懂得如何退居深处,如何来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所以她只能遭到人们反感,最终失去成功。

与她不同的是,红学痴儒周汝昌尽管著作等身却仍躬耕于红楼中﹔“国学大师”季羡林一直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杨绛先生从不开作品交流会,永远都是默默关注这个社会。大师尚且如此,而我们又有何骄傲的资本?我们又凭什麽藐视一切?我们又怎能不屑那一颗宁静之心?

反观当今,当郭敬明充满早恋、贪婪、颓废的作品发行时﹔当韩寒“巴金文采不好”的言论风生水起时﹔当当时明月的著作爆棚时﹔当马诺、芙蓉姐姐在网上受到热捧时,谁能告诉我,我们那一颗宁静的心在哪里?我们现在许多人正在慢慢地失去它,从而变得疯狂与骄傲,变得目空一切。

让我们找回最初的宁静,让我们在内心修篱种菊,让我们怀抱谦卑宁静的心走在社会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视自己为天地间的一粒尘埃,用宁静平和的心看待世界。我相信,低到尘埃,便能开出花来。

【篇二:静静呵护一朵花开】

安东尼在他的绘本中说:“我们讨厌一朵花时,把她摘下来,喜欢一朵花时,也把她摘下来。”这寥寥数语,竟引人在宁静遐思中悄然顿悟。

我们是否在不经意间惊扰了那份我们眼中最为珍视的美?

不去打扰的欣赏才是真正出于心底的珍视,不为了嗅一朵花的香而去采撷整朵蓓蕾的芬芳,不为了欣赏蝴蝶美的姿态而去喧扰那一份静谧与安然,这才是真正欣赏者的姿态:安静,不出声,不触碰,伫足于局外,只愿用远远的目光爱抚,甚至只是在心底悄然遐想。

张晓风曾在散文中记载过:路过一位友人家,拜访闲聊之余却瞥见一株静默于房屋一隅的昙花,她默然倔强地抖开一身铁树般浓郁厚重的绿色。问起友人才知道这是一株漂洋过海而来的品种,倔强地遵守着出生地的时差,只肯在白天绽放,无论友人用尽何种方法,她始终不肯再绽开那璞玉般洁白通透的花蕾。张晓风在敬重这株倔强花朵的同时却又深深惋惜她的命运。无论是多少呵护与栽培,多少盛赞她绽放容颜端庄清丽的溢美之词,都无法滋润她那离开初生土壤的倔强根系,都无法使她再绽放最原始最本初的美丽。

让美丽回到她最初的环境中去,去肆意盛开属于她的光彩,别让你的欣赏,影响了她的绽放。

闲暇时读书,最爱川端康成那一句:“凌晨四点,看海棠花未眠。”那是怎样一种温柔而虔诚的心态啊。一位老人,借着微熹晨光,披衣而坐,默默于窗扉间凝神细窥睡眠中的花朵,毫不打扰,没有上前采撷,也未用一卷胶片记录花朵浅眠的模样。他愿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来呵护那一方自然的美的盛开,这更是一种尊重,无言,却浸透在凌晨清浅的天光里,提醒我们,自然界中一花一草,一虫一鸟,皆是倔强而美好的生灵,怀着尊重与珍视,去欣赏,去“迁就”她们,才能领略到最自然,最美的感动。

蝴蝶在黑暗中的栖息是静谧的,莫用蜡烛的光去打扰她们。花朵的绽放是自然的、宁静的,莫用照相机的闪光惊扰她们。我多想告诉每一个脚步匆匆的看花人,轻一点,慢一点,远远看着就好,别让你的影子,挡住了哪一片花瓣的阳光。

【篇三:不可惊扰的寂静】

学术的寂静,犹如天山雪莲,不可惊扰。

小小的却不切实际的言论犹如那小小的蜡烛,会激起一场巨大的舆论,让本来单纯、潜心学问的学者犹如受惊的蝴蝶,失去了心灵的净土。

纵观当今学术界,有多少学者被各种“门”缠身?

先有阎崇年被掌掴,后又陷入“悬赏门”。再后来“季羡林遗产门”引起一片哗然。余秋雨、于丹、易中天等一批从《百家讲坛》走向大众的学者遭遇非议……

这些学者从书斋中走出,走向媒体,走向大众,现身各种讲坛,到处“走穴”,一年出多部畅销书,遭来羡慕嫉妒也是必然。

原因首先是学者们自身不懂得守住内心的寂寞与清净。面对媒体的追捧,他们没有能稀释掉那些浮名,一人夸之,万人从之,接受下与他们学术涵养不符的名誉,失去了寂静,从高位摔下也是必然。

然而,作为大众一员的我们,作为传播信息的中坚力量,慎于言,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当普及的微博成了公民发表言论的又一平台,“微博骂战”也愈演愈烈。我们是否想过,传播那些不切实际的言论时,身为文化名人的学者们会遭遇怎样的惊扰与伤害?

我们自以为转载批评是对正义的呼唤,然而不明实情的我们却实在是被那些舆论制造者所利用,一次一次去惊扰学术的寂静,将学者的私生活公布于众,让学者无法潜心学问。你看那些书里,有多少雷同之语?

不懂得正确评判言论的正确性,不懂得给学者一片寂静的土壤,就正应了泰戈尔的那句话:“人人手持心中的圣旗,满面红光走向罪恶。”

复旦秦绍德“寂寞出学问”的呐喊是对学者坚守自身心灵净土的呼喊,亦是对公众给学者一片寂静天堂的呼喊。

总有一些大师习惯于寂静。

与当代文化名人们相比,季羡林老先生的三拒头衔是一种睿智,不问世俗尘埃,清净红尘美好。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作者塞林格成名之后过了半辈子的隐居生活,他逃离成人世界,逃离喧嚣,或许只是为了守住自己内心的净土。书中的那段话是多么适合作他的墓志铭:“我整天就干着这种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总有一些人在慎言慎行。

白岩松等微博名人正用尽全力地引领微博走向正义,走向公正,走向单纯。

诚愿有更多的学者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诚愿更多的公民慎于言论。

还学术一片寂静安然,会有更多的大师在静默中生长,迸发出遒劲的学术张力。

那天山上的雪莲啊,寂静中,是如此优美动人。

【篇四:行礼,为了远方的美】

不要走得太近,惊走了沉眠的美。

美丽的生物是自然的精灵,它们有灵慧,会选择自己的栖居之所。幽兰必绽于空谷,其香才悠远幽邃;最美的蝶必栖于幽暗的洞穴,其美才神秘而惊艳。生长于僻远之处,才有出尘的气质,也许深山千万年的岑寂让时空保持了一份古朴,给予它们明净与灵动。

然而很多人是不懂得美的,甚至出于爱美之心摧残了它。不必说蝴蝶被制成标本而枯萎,鸟鸣在笼中喑哑,就是一些心怀善念的人,也会在无意中酿成悲剧。林清玄的《放生鸟》里,鸟与龟被一捕再捕,一只龟的甲壳上刻满了放生者的名字。仿佛一个悖论,爱造成的伤害触目惊心。

为什么我们会陷入这反复伤害的轮回?只因走得太近,抓得太紧,不懂得保持一段距离。

纯净的美总在远离尘世的僻远之地,譬如青藏高原上起伏的雪峰,与高远的天宇相厮磨。“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其实自然已在沉默中说得清清楚楚:有人之处就有喧嚣,有污浊,有说不清的变数,所以,好山好水都躲得远了,就像高傲的隐居者,不欢迎人们打扰。可人们终究没有读懂。即使读懂了,恐怕我们也不会停下脚步。我们抑不下对世界的好奇,也压不下征服荒野的欲望。

即使如此,我们仍应懂得适度地保持距离,保持对美的尊重。

川端康成说:“凌晨四点,我发现海棠花未眠。”那黎明的薄雾里摇曳的花枝,脉脉地昭示着,告诉我们,不要走近,否则梦就破了。

朱成玉说“见到美,请行个礼”,行礼即是尊重,留有尊重,或许我们还不至惊走全部的美。

在洞中探险的几人,看见山壁上的蝴蝶,于是放轻了脚步。当我们看见蝴蝶远去,定不能再追,应当熄灭蜡烛,默默退出,那退出的脚步和熄灭的蜡烛,是对美的行礼。

作为无数爱美之人的一员,我曾深深惊诧于美的脆弱,也曾因无心之失,怅恨于美的远去。我渐渐明白,追寻美的最佳姿势,不是窥视和攫取,而是敬礼。古人言“亲而不狎”,诚不欺我。

所以我小心翼翼,唯恐惊走潜藏的美。我希望,遥隔黎明的薄雾微微鞠躬,只为一处令人感动的美。

【篇五:莫惊扰,让生命安宁】

人们点燃蜡烛,怀着对自然、对生命的虔诚放轻脚步,唯恐惊扰蝴蝶,却实则造成对这些美丽精灵的惊吓。

殊不知,我们一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影响了生命的安宁,惊扰了生命的平静。不打扰,不涉足,让生命处于其最自然的环境,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尊重生命,莫要惊扰,万事万物都有其舒心的环境。星野道夫跋涉在自然之中,从涅瓦湖畔,到撒哈拉,到北极,他用摄像机捕捉自然最灵动的生命。他从不惊扰生命的安宁:不走近天鹅,不在麻雀窝中安装微型摄像头,永远穿着与自然颜色相调的衣服,静默地伫立、取景。他拍的相片总是那样和谐与安详。大师对自然有最深的爱,对生命有最深刻的理解,所以不惊扰,不忍心破坏那固有的安宁。

相比当下,许多野生动物园以保护动物的之名将其圈养,自然保护区的熊猫被置于游客的闪光灯下,看似是保护,其实是对这些生物的环境、安宁的破坏。

我们总怀着一颗善心,去做一些实际上破坏生命安宁的事,看似微不足道、不会有影响,有时却是对生命最深的伤害。

对自然如此,对人类社会也是如此。

我想起柴静的《看见》。她去采访艾滋村的儿童,那些孩子们见到摄像头都躲得远远的,见到城里人总是流露出惊恐的神情。正如柴静所说:“闪光灯伤害了他们,我们的怜悯伤害了他们。”是的,这些生命需要的是让他们舒适的环境,是安稳的生存,是我们对他们最基本的尊重。

我们可以关爱,却不要涉足;给他们安宁,给他们内心的静与理解,这才是对生命最深沉的尊重。

莫惊扰,让生命安宁。

林清玄说:“我一直以为当时最缺的,一为从容,二为有情。”

对待生命,我们要从容,不惊扰,不惊吓。对待生命,我们要理解,要有情。真正有了爱,才会懂得尊重生命,让生命安宁。

下一次去山洞,莫点蜡烛吧,让生命得以安宁。

万物自在,和谐相依。

莫惊扰生命,让其安宁、恬静。

【篇六:守之本,达之谐】

壁有明烛,彩蝶不栖。

探险者们本无心惊扰,却因随意之举,将蝴蝶迫入山洞深处。缘何?

万事万物都有其固有状态,是谓之本色。自然经累世更迭,如一远古贤者,修身行吟至今,道已有成。一种经岁月积淀的状态会构成一种稳定,一种经时间拷问的秩序会成就一种和谐。而人为的介入与改变,会打破这样一种平衡。洞壁几烛且让彩蝶不能安栖,更遑论三峡大坝之类的浩大工程。黄河已成地上悬河,洞庭万顷碧波亦成往事。曾经的山水明镜,而今不过一句笑谈。

本色已破,何美之有?只是人类似乎忘了,自己也同样是自然秩序中的一环。地震台风仍频,PM2.5超标,空洞的大气,燥热的地球……这是人类不安于本分,不守护自然本色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然而,千百年前的地球,亦是有泊船渔歌,山鸟乐人的美景的。又是什么,使当今的人们,只在钢筋混凝土的巨兽中,看着账头不断增长的数字就能心满意足?

究其根本,人类在打破自然本色之前,早已失却了心的本色。

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心的固有状态,心的本色。

善,不仅是与人为善、与自然为善,更是与己为善。别让欲望遮蔽了双眼,别让物质拖累了梦想,别让利益埋没了本心。

现代人多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而放弃了对伟大精神的崇敬和追逐,忘记了对本色的维持。

余秋雨出任上海戏剧学院校长时,黄佐临先生叹了句“可惜”。秋雨懂得,校长已近“政界”,一个文人若是接近了外物的繁杂,便再难回归本色,回归文化的本位与生命的真实。故他只是整顿了“文革”以来的不良风气,在强调以本色育人后辞职从文。守护本色,是此间的抛却,更是秋雨在任期间的一系列举措,教会更多人坚守本色而不随波逐流。

守本者当如是。守得本色不变化,更能入世以本色救世。人们需要的正是守住本心的教育,使精神丰满,才有更为自觉的意识与认知,去守护自然的本色,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以不变应万变,正是守本的智慧。守之本,达之谐。

【篇七:热爱自然,留有尊重空间】

简桢说:“人来到这个星球上,不过是一场美丽的寄居。”我们与这世间的万千生灵,在这苍茫浩瀚的宇宙之中,不过皆为沧海一粟,全无高下之分。

人与世间性灵既皆为独立个体,便当互敬互畏,留有尊重、自由呼吸的空间。生灵是多么纤弱敏感呵,纵使人类屏住呼吸,放轻脚步,但那些小小的蜡烛所携带来的人的气息,终究是令那些美丽的蝴蝶悄悄飞走了。

席慕容曾在书中写到,一次与友人漫步冬林,却在进林之前被友人叮嘱要轻声细语,万不可惊扰了那些酣睡的冬树。林中之树静静伫立,寂静,安然,腰间围裹着粗绳制成的“冬衣”,在这和煦的冬日暖阳普照之下,恰似恬然而睡。而林中工人皆是一副敛声屏气的谨慎模样,唯恐惊扰了它们。席慕容对此颇有感触。她说,人与自然的互敬互重,是最和谐美丽的图景。

真正的热爱,不应以企图占有、掌控甚至改变为表现形式。真正的热爱,是怀有一颗谦卑、平等的敬畏之心,任那些自在之物,可以坦荡荡背负天地、面朝青云、自由呼吸,在和煦的阳光之下尽态极妍。

一位建筑学家在谈及古建筑的保护时曾说:“最好的保护方式,不是糟蹋改变它,也不是修治供奉它,而是自在坦荡地以其本色伫立在那儿。”我想,这对于我们敬畏、保护自然亦是适用的。

所谓的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已然导致了种种毁林开荒的结果,而那些企图以“人类智慧”所行的保护自然之法,亦是不可取。真正的敬畏保护,便是不以一己之私妄图改变什么,任其自在而处,翩翩起舞,岂不最好?

或许我们也应学梭罗一般,自在坦荡,与我们的瓦尔登湖比邻而居,日出而行,日落而归,看着天边云卷云舒,而非将我们的意志强加于自然,非得那湾湖水如自来水一般洁净无瑕才罢休。这种控制,是一种不尊重,违背了我们人世间行走的目的。

留有尊重的空间,是平等、博大之心的体现,亦是真正的热爱。

莫让那些美丽的蝴蝶远飞。退一步,世界海阔天空,和谐动人……

【篇八:一叶知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可见无论是一沙一木,还是一叶一花,总在细枝末节处隐现端倪。

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它改变了整个山洞的环境,迫使那些斑斓的大蝴蝶只能另寻栖所。

一叶零落,便知秋天将至。的确,注重细节需要有如“尘”的心思。这是一门洞察世事的学问,并非机械地观察记录,也不是四处探听偷窥,而是以一种至情至性的眼光来看待万物。这几位朋友,在进洞前只有对大蝴蝶的好奇和探索,全无对生命的尊重,因而他们贸然点燃蜡烛。

如“尘”的心思是一种有血有肉的心灵探索,并不是高等生物对低等生物的征服。“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这是苏轼对于生命的大度。这位执铁板唱大江东去的真男儿,心中也有这种如“尘”的时刻。不过,此情并不令人费解,倘若没有这等如“尘”的心思,又怎能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绵绵无绝的佳句?

心思如“尘”,不仅需要“怜蛾不点灯”的大度与包容,还需要我们有触动事物核心的敏感。

当我们有了触动事物核心的敏感时,才真正明白细节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力量,因为它可以使我们看得更多,看得更远。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佛独具慧眼,从一花一叶之中,看到比凡人深得多也远得多的东西。懂得细节的人,往往能占尽先机。但凡有智慧的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总会表现出一定的先知性。同为凡人,为何他们会有这种先知性?究其原因,是他们触碰到时代的脉博和神经,从细节出发,观凡人之不能观,悟常人之不能悟。

细节,总是腐朽事物的报丧者、新鲜事物的召唤人。当宗法制度在第一个诸侯国被破坏时,当文字狱兴起、抓起第一个书生时,当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第一个民众时,当中国国门第一次被外国列强打开缝隙时,这些细小的迹象都预示着某种地覆天翻,而有智慧的中国人会毫不犹豫地见微知著,迎接变化,抓住机遇,从而成为一个时代的先驱者。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这话一点也不夸张。但凡心中怀有大爱又能关注细节的人,必能为时代所成就进而成就一个时代。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