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努力读懂独立
老子说,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易经》写道,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胡适说,独立就是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才是独立的精神。
生活就像是个原始森林,一大片一大片的树木在大地的皮肤上摇曳着傲人的树冠。一眼望去,你看不到矮小的植物,这些植物要么被庞大的树冠遮盖,要么已经枯萎等待入土。这是个优胜劣汰的世界,不仅是胜者为王,而且是剩者为王。
而我,好几次在这偌大的原始森林里迷失了方向。我回不去来时的路,也找不到出口。无助和绝望充斥了我的整颗心脏,周围仿佛有双无形的手狠心地拉扯着我的躯壳,前方是令我头昏脑涨的分岔路口,我这才发现我拥有的只有双脚的步伐。月光轻柔得像一层纱,温和地笼罩在我冰冷的躯体上,我在微亮中缓慢地蹲下身子却蹒跚一跌倒在地上,然后落魄地用手环抱住膝盖,把头轻轻地靠在膝盖上。我没有哭,真的没有哭,只是有种温热的液体滴落进柔软的泥土里。或许也就只有我清楚,那不是我的眼泪,那是我丧失的坚强和希望。
我想起以前听过的一个故事。美国总统罗斯福十分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独立人格。他有句名言:“在儿子面前,我不是总统只是父亲。”他反对孩子们依靠父母成为寄生虫。他让孩子们凭自己的本事自食其力。大儿子詹姆斯20岁去欧洲旅行,临行前买了一匹好马,然后打电报向父亲求援。父亲回电话说:“你和你的马游泳回来吧!”儿子只好卖掉了马,作为路费回家。“二战”打响后,罗斯福的四个儿子都上了前线。父亲病故了,他们还都坚守在自己各自的军舰上,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父亲送行。
是的,这是名人的故事,可若是不独立也不过是一介凡夫俗子。
那么,我要成为庸夫了吗?
我的朋友ZY跟我说,她对朋友真的很专一,而且会很依赖。我笑了笑,然后说,可是你很坚强,很独立。ZY寄居在亲戚家中,父母在外工作。在这个“家”里她始终是个局外人,没有什么关心和照顾,哪怕是基本的嘘寒问暖都没有,除了一日三餐难吃的饭菜我不知道这个地方到底还可以带给她什么。可是她从来没有向我抱怨过,只有在我问起她时才会提起,语气中没有不满和怨恨。
也许她从来都不知道,正是因为遇见她,了解到她的现状,我才学会一个人直面孤单,我才深切感受到独立的力量。我可以想象,当她在硬质床垫上睡不着翻来覆去时的孤独感有多么强烈,那种欲哭无泪的感觉有多么难受,那种咬咬牙暗示自己要坚强要独立的力量有多么令人感叹。我想,是时候改变了。
ZY喜欢陈奕迅,最喜欢的歌是他的《孤儿仔》。
是的,我们都是被孤独偏爱的孩子,都是在这个偌大的原始森林中矮小的、不显眼的树木,都是稍不留意就会被人遗忘的尘埃。我们都曾独自细数点点星光直到天空出现鱼肚白,都曾独自在沉默中度过冗长的夙夜,都曾独自在夜空下仰望一颗烟花无所畏惧地打开自己的色彩。我们终究会习惯一个人在刀光剑影下微笑着直起身子,拍拍衣服上的尘土,继续往前。
我在原始森林里迷了路,更糟糕的是,此时无人在我身边。我在微亮中站起,就站在这广袤的树丛中继续往前。天空开始出现浓稠的白色,我看见光亮一点一点地把黑暗吞噬湮灭。终于,天亮了。而我,终于开始熟悉这座森林的脉络,终于学会独自面对狂风暴雨、阴晴圆缺。
智者的话,大抵就是此意吧;而独立的真谛,也是如此了。我想。